要开始讨论任何机器或部件的预防性维护,首先应该定义预防性维护。预防性维护以预防故障为目的,通过对设备的检查、检测,发现故障征兆或为防止故障发生,使其保持规定功能状态,在故障发生之前所进行的各种维护活动。
从经济角度看,精心和频繁的预防性维护产生的成本可能超过由此产生的效益。所以,设备再润滑是一种预防性维护功能。
在许多应用中,在短时间间隔少量分配润滑剂时,应用润滑剂最有效。许多操作和机械类型不允许这种最佳的润滑方法。因此,部件按机器操作、可用人力和机器可用性规定的时间间隔进行润滑。由于这些原因,集中润滑系统通常安装在现有机器上或在制造时安装在新机器上。
须检查的系统组件
在开发与任何集中润滑系统相关的预防性维护计划时,必须审查主要系统组件。
1.能量和压力产生组件
A.电动泵
B.气动泵
C.液压泵
D.机械泵
E.手动泵
2.控制组件
A.计时器
B.换向阀
C.压力调节器
D.信号(灯或警告装置)
3.分销网络
A.主集管
B.二级管道(计量装置的集管)
C.最终管道(计量装置到润滑点)
D.阀门等
4.计量装置
5.压力传感装置
大多数集中润滑系统设计有结合到系统中的声音或视觉检查机制。这些设备也容易出现故障,必须定期检查。润 滑剂储存器上的低水位警告装置可以对系统有益。
负责系统检查的工厂人员应经过全面培训并熟悉操作顺序。大多数主要系统制造商和供应商将在选定的系统上培训工厂人员。培训应包括系统的操作,调整和维护。